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沉砂池的作用和規定是什么
來源: 未知 發布日期: 2021-07-03 16:10
廢水中的砂是指與漂浮物相對應的固體物質,沉降速度極快,包括直徑大于0.2毫米的砂粒、煤渣、果核、種子等顆粒較大且未腐爛的有機物質和無機物質。必源環保小編認為沉砂池在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中的作用是去除廢水中密度較高的無機有機顆粒。
通常設置在泵站、倒虹管、沉淀池之前,除砂可以減少機械零件、污泥泵在后續工藝過程中的磨損,減少管路堵塞,減少污泥負荷,改善水處理條件,避免砂粒在曝氣池和污泥消化池中的積聚,防止污泥堵塞曝氣頭,維持污泥處理結構的有效體積,增加污泥有機成分的含量,提高污泥作為肥料的價值。
常見的沉砂池有平流式、曝氣式、多爾式、鐘式等。
沉砂池設計和運行的一般規定如下:
(1)生活污水處理設備一般應設置沉砂池。
(2)沉砂池采用相對密度2.65、粒徑0.2mm以上的砂粒設計。
(3)設計流量應分階段考慮。
(1)污水自流進入時,應按每期大設計流量計算。
②污水提升進入時,應按每個工作泵的大組合流量計算。
③合流處理系統應根據降雨時的設計流量進行計算。
(4)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沉砂池數量或分格數量不得少于2個,應按并聯系列設計。當污水量較小時,可以考慮一作,一個備用。
(5)城市污水可按106m3污水沉砂量30m3計算,其含水率為60%,容重1500kg/m3;合流制污水沉砂量應根據實際情況確定。
(6)砂斗體積應按2d以下的沉砂量計算,斗壁與水平面的傾斜角度不得小于55°。
(7)除砂一般應采用機械方法,并設置儲砂池或曬砂場。人工排砂時,排砂管的直徑不得小于200毫米。
(8)重力排砂時,沉砂池和儲砂池應盡可能靠近,以縮短排砂管的長度,并將排砂閘門設置在管的第一端,使排砂管暢通,易于維護和管理。
(9)必源環保小編建議生活污水處理設備的沉砂池超高不小于0.3m。